您当前的位置:(中国)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忆“盐圩”-葛先选

发布时间:2019-09-12 阅读量:

我是个70后,出生在青口盐场,是土生土长的盐场人。

童年记忆中的“盐圩”“错落无序”。住房,几乎是没有个人自建的。老“盐圩人家”以前住的是“公房”。盐场人所谓的“公房”,就是当时企业建造的,主要为方便晒盐生产。“每条盐圩”(老盐场人的说法,即每个居住点)有办公用的、有小仓库、有职工宿舍……当然,占多数的就是“盐工家庭”了,即“盐圩人家”。

按照过去晒盐滩涂单元或地域的划分,老“盐圩”主要“落户”在道路及河道边。“每条盐圩”住户,多则十多户,少则三、五户,住户群分散,要相隔三、四里至六、七里路。为了相对集中吧,“两条盐圩”最近的就是隔河相望,木桥相连。虽然以前都是泥路和砂石路,这也是道路条件比较好的。

行路难、吃水难就是“圩里人家”了。“圩里”,是为了便于生产,是由“每条盐圩”设置的,主要区别就是只有盐工及住户。“圩里”通向“盐圩”只有两米左右,沿滩边设置的,曲折蜿蜒的泥路。住户相对集中的就是“坨里”了,小时候也最想随父母去“坨里”,因为“坨里”有“供销社”、“代销点”;也最怕去,因为“坨里”还有“医院”、“门诊”!现在的青口盐场依然保留着的“坨里”,只有“三洋坨”和“黄沙坨”了。“黄沙坨”作为我们公司办公地和住户集中地,而“三洋坨”也就只剩下老住户了。

记忆最深的的莫过于“吃水难”了。为了家里储水,水缸成了那个缺水年代的“标配”。当年,自来水管道细长,只通到盐圩主道路路边。水压不大,水流细缓,略比筷子粗点。所以,别看住户不多,但是为了储水,每天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水桶扁担大军”早已排成了长队。每天,孩子们放学后,总是帮着家里“为水站排”,一边挪着水桶,一边做着游戏。

“圩里”的住户吃水更是不易。因为路远又不好走,“每条圩里”的住户都配置了一辆人力“水车”,就是人力平板车上安装了一个椭圆柱形木制的水柜。住户们轮着借用,就是这样,“水车”也是没有闲着的时候,常常也是披星戴月!

为了克服吃水的艰难,盐场人想尽一切办法贮存雨水、雪水。最常见的就是家家户户的屋檐下固定着纵切的竹筒,或是用切开的废弃塑料管道,切面向上,一头高一头低,低的一段下方摆放一口水缸。这样,一下雨就会自动接满雨水。再有就是在屋外闲置的空地挖一个小蓄水池,储水洗漱。雪天,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能用的锅碗瓢盆就都用上了,缸里、桶里、盆里都是待化的雪。那个时候没有污染,雨水、雪水“很甜”。后来,出现了“酸雨”,也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就再也不食用雨水和雪水了。

回忆满满,忆苦思甜。再苦的生活也有美好的回忆,记忆中的老“盐圩”好像依然在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