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勿在“最后一公里”趴下

发布时间:2014-05-27 阅读量:
勿在“最后一公里”趴下

卢同根

人生好比一场马拉松比赛,只剩下最后一公里的时候是需要毅力和智慧的。咬咬牙挺过去,坚持到底,鲜花就会抛向你、掌声就会献给你。松口气歇歇脚,或是把握不住方向摔了跟头,趴下了,结果就是前功尽弃。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何尝不是如此。
其实,在服务群众问题上,人民群众最痛恨的不是上面没有惠民举措,而是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末梢堵塞”,这就是最可能摔跤的“最后一公里”。在这一公里中,各级领导只有换位思考,才能设身处地关心群众的冷暖;只有将心比心,才能对百姓悲喜感同身受。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以民心所向定标,才能推动教育实践活动走向深入。因此,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必须抓紧抓好。
不在“最后一公里”趴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联系的群众。“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是根本。如果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任何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真实的社情民意,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把自己放在群众的位置上,切身体会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
不在“最后一公里”趴下,需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的“四风”问题,以转作风、谋福祉的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血肉联系”不是仅喊在嘴上,“鱼水情深”也不是只做个样子,联系群众是“掏心窝子”的事,要的是实打实、真对真、手握手、心碰心。如果你主动地到贫困户家中吃一顿百姓饭,就会多一些民生艰难的细节体验,少一些公款大吃大喝的奢靡之风。如果你真实地到大街上坐一次公交车,就会多一些民间疾苦的发现,少一些公车私用的享乐之风。
不在“最后一公里”趴下,需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广大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为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深厚的基础。活动越深入,越要坚持标准,越要坚持开门搞活动,让群众参与其中。要让群众的评价成为最高标准,把群众的意见作为参考坐标,把百姓的期盼作为努力方向,从点滴抓起,真正、彻底地改掉人民群众不满意的突出问题,让干部的作风在实践中升华,在实践中惠及群众。
不在“最后一公里”趴下,需要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这既是对社会的公开承诺,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责任倒逼。遇到矛盾不能绕着走,真心实意地解决问题才能体现对群众的真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应是每个单位和部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遇到问题不可怕,矛盾本就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关键是面对问题时,能够正视它,善用方法,积极应对和化解,这才是解决之道。
教育实践活动将许多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矛盾摆出来,老百姓都在看,看相关部门和党员干部如何解决这些事。所以,别让百姓的期待输在“最后一公里”。“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要用马拉松比赛冲刺的精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中存在的问题。这一冲刺贵在激情。联系服务群众淡不得、冷不得,要有激情,用干部的激情点燃群众的热情。这一冲刺贵在速度。联系服务群众等不得、慢不得,要讲求速度,立学立行,立行立改,马上就办,马上见成效。这一冲刺贵在坚持。联系服务群众松不得、懈不得,要有恒心和毅力,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用干部的韧劲激活群众的干劲。这一冲刺贵在真心。联系服务群众空不得、假不得,要放下架子、府下身子,用干部的真心换得群众的实意。
(作者系江苏金桥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副主席研究员级高级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