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 企业文化 工投文苑

家的记忆

发布时间:2018-04-11 阅读量:

□  林士成

    不久前到以前住的老宅基去看看,闲庭信步在板桥工业园区,脚下的道路宽敞而平坦,路两旁花草丛丛,绿树成荫。整个园区到处是山花烂漫春意盎然,如果不是四周矗立着的工厂,还以为到了公园呢,曾经的家在脑海中早已变得模糊、变得遥远了。

  也就在二十多年前,盐场人住的基本都是那种石头砌的老式公房,低矮且潮湿,室内地面也是泥地。由于每户只有一间半或两间,充其量也就三十多平方米,一张床上睡二、三个孩子那是常事。那时的厨房清一色的泥墙茅草顶,因为家家都砌有一两口大草锅灶,所以也叫锅屋。每家都会在互邻的茅草屋垒起一道土墙,围成一个院子,安上一扇竹篱笆门,土墙外圈着一个鸡笼,养着三五只草鸡,房前屋后的小园里再种上各色时令蔬菜,另有一种世外桃园的意境。

  八十年代后,盐场陆陆续续地新建了一些房屋,盐工的居住条件逐步得以改善。前些年,由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盐田被大量征用,盐场的老盐圩子基本被拆迁殆尽,老辈、后生的盐工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许多人还到市区购置了房屋。近些年,为了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盐场又统一规划建设了职工居住小区,有的还配套开发了商业街,盐场人的居住条件今非昔比。

  弹指一挥间,今天,盐场独特的标记和烙印正在慢慢褪去和淡化,许多盐场特有的物和事只停留在记忆中,偶尔回忆一下,也许是甜蜜,也许是苦涩,但那一切都是美好的。盐场人的生活正向城市化迈进,许许多多的盐场人彻底摆脱了那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泥腿子”的生活。现在的盐场人生活得是有滋有味,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老一辈盐场人多年梦寐以求的夙愿已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