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 企业文化 工投文苑

伴随盐法改革的文化之旅

发布时间:2019-05-21 阅读量:

追述清朝时海州一波文化热潮

□  胡可明

     “东海物华,当以盐为上珍。”巍峨云台山,“内以丰禺荚(盐业)万年之利。”但乾隆朝末至道光朝前期,几十年间淮北盐区鹾业疲敝,已成痼疾。朝廷盐税收入、官府取之于淮盐的经费大幅滑坡,以盐为生计的穷苦灶户饥寒交迫。道光十年八月,陶澍以江苏巡抚补授两江总督,十二月又获旨管理两淮盐务。陶澍领两江总督,兼理两淮盐政,皇帝赏加太子少保衔,受命整顿严重疲敝的淮鹾,大胆构思、稳健推行淮北盐区的除积解疲、促产促销、增课富灶各项具体措施。道光十二年(1832)四月,他以讲武察吏、筹划新鹾为差,亲赴海州,进行调查研究,以图将已经实行的整顿淮鹾措施上升到盐法改革,从根本上保证淮鹾重振雄风。四月二十六日,他率其智囊团成员登云台山周览盐池灶疃,访查灶户,酝酿、筹议盐法改革(即改纲盐法为票盐法)方案。道光十五年(1835)四月二十三日,秉命为江苏、江西、安徽三省阅兵大臣,奉旨到海州检阅营伍,同时考察票盐法施行效果,以助推动盐法改革持续深入,又与僚属二登云台山。陶澍两次登临云台山,各有题咏碑记,一因票盐法于国、商、民均便利,二因陶官品清廉高雅,三因陶智慧过人,登山过程中所作诗、赋、文,以及题词作铭,无不获得一片喝彩、唱和、追捧。

    陶第一次登云台山时,有诗《壬辰四月念六日偕邹公眉、谢墨卿暨同事登东海云台山作》。所偕者邹公眉职淮扬道尹,经陶奏请命随陶专办淮北纲盐改票事务;谢墨卿职无锡县知县,受陶之命来淮北参与票改;同事者还有江苏巡抚林则徐、江苏观察使梁章钜、两淮盐运使俞德渊等。陶在诗中用“却缘王海疏禺荚、欲引神山渡愿船”,表明自己此行是为寻求破解淮鹾积弊之良方,以达淮北盐斤运畅销旺,增加国库进项,也让穷苦灶户日子好过。“半身自慨牛马走,长啸忽闻鸾凤声。”陶感慨自己半百之人(陶生卒年:1779——1839年),如牛马般负重而行,百般辛苦,此时此刻忽然听到鸾鸟与凤凰的和鸣。“鸾凤和鸣”本指夫妻和美,陶于此借用为他之票改团队声气相通、志趣相投。因此他最后说:“夕济郁州倘能赋,述初何日遂鸿征。”“遂”字为如意、成功。“鸿征”为“征鸿”倒装。“何日”并非是疑问,而是期盼早日之意。整顿淮鹾,对历史悠久但受制于纲盐法二百几十年终陷于疲敝的淮盐,实施盐法改革,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一定能够成功,也必须要成功。陶是个办事认真作风严谨的人,凡他所任之事,俱能潜心为之而每每达效,政绩卓著,且其人文学修养深厚,其文其诗量多而独到,所思所筹表露恰当。同登云台山者皆为知己或是仰慕者,以及未能随同的知己及仰慕者,自然都明了其心结。

    林则徐与陶为挚友,亦是陶提携之人。他在和陶长诗《次韵》中道:“似闻初日天门启,真见仙人海上来。……登临本是瀛洲客,沧海横流倒一尊。……灌输况裕牢盆计,快听江淮号令宣……”。“瀛洲”指郁洲即云台山;“牢盆”是战国时煮盐器皿,比作盐业。诗中把陶比做仙人,是个胸怀天下的豪士大家,淮鹾欲待振兴,请陶公发号施令吧。表达的是一种敬仰、赞美,以及自己要协力同心、共赴伟业的情怀。梁章钜的《次韵》唱和为:“……潮平万里联沙碛,岸列三场辟卤田。已裕征输齐相荚,况兼宾从庾公船……”。他与陶公一样于云台山顶上看到了海岸边的板浦、中正、临兴三个盐场,陶公在淮北三场试行票盐法,意义就如同齐国宰相管仲倡导官山海以盐税充裕国库,所幸自己参与了陶登山之行、改票之行。俞德渊《次韵》和诗中:“……胜事后先符甲子,威名熠熠走风雷。军声动地潮声应,如此登临亦壮哉!……万灶午晴融雪海,……。”说的是六十年前乾隆朝壬辰年时,陶公同乡崔吉升官保阅兵海上曾登云台,至今已满一甲(60年)。陶此次讲武察吏、筹划新鹾登云台,海水潮声回应士兵列阵之吼声,情景极为豪壮。看到了在陶澍制定的淮鹾解困措施刺激下,灶户盐池之盐如海水铺满着。票盐法总办委员邹锡淳《次韵》和诗写道:“……盐堆斥卤千层雪,……海水不波知圣世,苍生普渡得天船……。”灶户产的淮盐堆似雪山;平静的海水亦知票盐法带来淮北的新气象,产盐灶户和销地食户都分享了新措施带来的好处。谢元淮在《次韵》中和道:“救时决策筹盐荚,何日扬帆采石英。”赞陶之票盐法是为朝廷增财收,为灶户解艰困,为食户吃得起淮盐的良策。东海县地下富藏石英(又称水晶),古人以为口含泠石英能够止渴。票盐法定能解朝廷财收之渴,解灶户生活之渴,解食户食咸之渴。此外,以《次韵》和陶之诗者还有江苏苏常镇通海道李彦章、江苏苏松(上海)粮储道陶廷杰、江南河库道李湘臣诸道员等。据谢元淮主修的《云台新志》载,陶其诗及俞德渊、谢元淮、许乔林等人《次韵》诗,皆石刻于云台山上,并有陶画像。朝廷户部(主管盐业、钱粮、财政等)侍郎程思泽赞曰:陶诗“英雄其形,大儒其心,独立苍茫而谋画自深。上以承日月之光,下以沛山海之霖。”

    陶率自己的盐法改革团队经过此番考察后,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在淮北实施票盐法的方略,于当年七月改纲盐法为票盐法正式开局。其后,陶始终跟进盐法改革进程,及时调整部署,票盐法之“裕课便民”、解除淮鹾积弊之目的得以达成。三年后(道光十五年),陶再次登临云台山,作诗《乙未四月二十三日重登云台山》:“又踏金牛顶上行,海风飞舄上蓬瀛。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为访仙人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长松连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壬辰年首次登临云台山,与改革团队主要成员以黄海般宽阔的胸襟、海涛般奔涌的思维筹定了淮北纲盐改票的战略部署。此次乙未年再登临云台山,非常兴奋地与同僚们放飞盐法改革成功带来的喜悦心情。两次登临云台山间隔三年本不为长,但三年中全副身心扑在盐法改革上,现在互相对视,哈哈一笑,大家胡须都如雪花样白了。

    自始至终紧跟陶参与淮北盐法改革的无锡知县谢元淮,于道光十六年、二十二年两次任两淮盐运司淮北海州分司运判,主政淮北鹾业。他于道光十六年主修成功《云台新志》,其卷第十二《票盐》记载了他所经历的改革过程,陶两次来海州登临云台山的一些文化活动,被尽可能全数地收录其中。他本人嗣后又以《鹾言》为题作诗二十首,以诗歌语言记录了淮北票改这一重要的历史一幕。陶为票改两次登临云台山赋诗抒怀,陶的密友僚属们热情作和,所有留下的这些文字,都对我们今天了解那一次盐法改革,研究其社会背景、改法过程及效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真实史料。同样重要的是,这些诗歌文字,有的被收入史书,有的还被刻石于云台山上,推动了古海州地域的文学进步和发展,也丰富了中华大国的文化宝库。

    明代海州人顾乾撰《云台山志》中,有明万历十五年(1587)所建海曙楼记载:其楼“坐金牛绝顶,五更可观东洋日出。”故海曙楼又名望日楼。至清乾隆前,此楼已毁。陶第一次来海州登云台山时,即倡捐选匠,予以重建,楼上悬挂他书写的楹联:“曙色正平分,听万籁无声,已觉人来天上;楼光开四面,看一轮初上,始知身在日边。”他还写有《海曙楼铭》之文章,说其他多有观日出处,“而皆不若云台山四面际海,于观日出尤奇。岂可无楼,楼岂可无铭?铭曰:“日出扶桑,圣出东方。万物以昌,谁百谷王。”时江都县知县陈文述即作《海曙楼诗呈宫保(陶澍)云汀制府》长诗:“卓绝苍梧顶(云台山又名苍梧山),新成海曙楼。……经纶齐管仲(赞票盐法其效如齐国相管仲发展盐业),文字楚庄周(赞陶之文笔如战国时哲学家庄子)。……扶桑发高咏,诗卷定长留(赞陶之诗之文必定流传下去)”。

    陶第二次登云台山时,为上年新修的位于三元殿东南的华严阁题名“华严阁”,并应士民乞请,题写“印心石屋诗荟”被石刻于壁。《江南通志》载,云台山上有一棵松树,传说历宋元明三朝而至清道光时仍存活。宋人徐积曾以《东海大松》长诗叙述这株大松树的神奇。陶第二次登临云台山时为此树题名“蟠龙丈人”,揭石于旁,且作《蟠龙丈人》长诗并有详述此松气象的诗前之序。诗言:“郁州之山滨海东,有松郁律蟠其中。蟠天蟠地蟠不已,势若老龙拔崖起……”。后,张井、陈文述、齐彦槐、谢元淮、许乔林等人,都作诗《蟠龙丈人歌》、《重访蟠龙丈人》等,谢元淮还作《云台十一松记》,其时此松高七八丈,树围一丈二尺多。

    宿城山上有金刚岩,略通樵径,绝顶有洞,游人很少经过。陶二登云台山时,攀登至顶,命此金刚岩名“仙人屋”。磨墨数升,题词石壁。作诗《题海州宿城山仙人屋》并作序于诗前。在经过宿城要道之湖口岭(当地人称为虎口岭)后,在法起寺小憩,将此岭改名为“留云岭”,并作诗《海州留云岭》。建于明万历十五年六月、落成于二十四年九月的云台山青峰顶上的三元宫,落成后皇太后敕谕,颁《大藏经》一部、佛像三轴、紫衣一袭、锦幡二联、经幅一方、银宝一锭。康熙十六年重建。康熙三十一年,康熙皇帝赐书“遥镇洪流”匾额。乾隆、嘉庆两朝均有重修记载,但到陶澍来前,经三十年风雨侵蚀,行将倾溃。陶第一次登临云台山时,则提出要再修之,辐辏而至的淮盐商人竞相捐资,次年工程告竣。谢元淮作《云台山神庙碑铭》,并作诗《石径盘旋上至三元宫》、《由东磊登山复骑金牛清风顶下宿三元宫》。云台山九龙桥上下有将军庙、茶庵,时久已废。陶二登云台山后倡地方修复二处。道光十六年修竣,陶分别题额及付联为:“介潭嘉应。倚树论功名,爽籁流声清涧壑;在田占利用,甘膏洒润普桑麻。”“风泉清听。云水漫匆匆,半日闲谈僧院竹;海山还历历,一庵同吃赵州茶。”陶为云台山南天门题写匾额及付联,那是他二登云台山时。他题匾云:“高镇南天”,联云“义气干霄,近指白云开觉路;威声走海,遥凭赤手挽洪流”。随从陶二登云台山的朝廷刑部主事曹懋坚亦作诗《从陶制府游法起寺》。

    谢元淮收录陶第一次登云台山时所赋之诗及百余和者之诗,并将陶来海州途中所作诗《沐阳道中》、《晓发沐阳入海州》、《海州道中》、《蟠龙丈人等》,著为四卷,名《印心石屋》诗荟,雕版藏于海州石室书院。为云台山唱和诗集作序的有陈文述、许乔林,谢元淮作跋,都对陶之改票壮举和政绩大加赞美。户部尚书黄钺作《题云台山唱和诗后》更是高度概括,直接了当。诗云:“盖海旌幢拥传来(陶阅兵海州),勋名端合上云台。邺侯自抱神仙骨,施伯曾推天下才。万灶烟浓盐荚裕,千艘帆趁漕渠开。登临不为闲吟眺,十载东南手澹灾。”诗中邺侯即唐德宗贞元时(785——805年)中书侍郎李泌;施伯为黄帝第三十一代孙,鲁惠公之子,与齐相管仲同年代。诗人取“万灶烟浓”或不懂古海州地淮北盐业明代即逐渐行晒法,利用太阳光能、风能产盐而弃灶煮产盐之法,抑或是为押诗韵吧。赞美陶之淮北盐法改革的诗还有陈文述的《板浦行》长诗,诗末四句告知天下:“须水思源味始长,恩同再造莫轻忘。良臣第一陶宫保,消得长生一瓣香。”他另有一首无题长诗亦同所赞。陶所作《蟠龙丈人》诗及其碑文、所题“海曙楼”、高公岛名、海曙楼铭、仙人屋诗、玉女窗名、虹梁名、金刚石名、留云岭名等,及记录陶二登云台山与随同人名字均石刻于云台山上。

    东晋人士陶渊明(365——427年),字符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他不愿“以心为形役”,有不“为五斗米折腰”之气慨,隐居过田园生活。但他精于文字,享有“汉魏南北朝八百年间最杰出的诗人”美誉,其辞赋、散文亦异常优秀。对于这样一个文豪英才,他有否来过海州,史上向有争议。是陶澍来海州时,为州人建陶渊明祠堂留记中,援据精博,确认陶渊明曾到过海州。陶渊明有诗《饮酒?﹣在昔曾远游》:“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诗人回忆以往因生计所迫涉足仕途,曾经去了“东海隅”云台山。经历了风波艰辛后,觉得自己既非去争功名求富贵,归闲隐居于桃花园倒更如己愿。陶澍在《云台山新建陶靖节先生祠堂记》中,考证了陶渊明到过海州,更另有其重要话意。他说:“道光壬辰(1832年),余以鹾事来海州,登云台,陟金牛、清风二顶,望海作诗,属而和者数百人。迨甲午(1834年)(似与谢元淮记述及陶自己诗作《乙未四月二十三日重登云台山》时间有差。待考),复以奉命巡阅至东海营,历览东磊、渔湾、田横(岗)、高公诸岛,海天万里,水波不兴,令人有脱屣三山之意。已而入宿城,憩法起(寺),岩壑幽深,争流竞秀;野花琪草,蓊于云际。时鸟发声出林间,与潺潺悬泉相呼应。而山田又甚渥,无水旱忧。其民淳古,或老死不至城市。真别有天地,非人间者。”他说自己在第二年觐见道光皇帝时,述此所见之云台美景及淳朴民风,道光皇帝听后眼睛为之一亮,说:海州人素来带刀佩剑(好武),这般美景与桃花园何异!陶向海州士民传达了皇帝的惊讶与评价,海州士民兴奋不已,遂在法起寺左边建起了陶渊明祠堂,作为春秋祭祀场所,并捐资置田若干亩,以资偿付日后维修及供给守祠者衣食。陶澍应请即作此《记》。

   为了顺利在淮北展开改革纲盐法为票盐法,陶澍两次来海州,率随同人员两次登临云台山,除了筹议盐法改革方略外,还有许多文化活动,涉及到山水、胜迹、寺观(宗教)、灵植、金石、艺文、民俗等,留下了大量的诗词、题词、文赋、文考等。恰如淮盐以盐课(盐税)上纳于国,以经费维持地方衙署,以纯净美味奉献于民,淮盐作为母液也滋润了古海州地的各科文化。如果我们善用淮盐对地方文化的浸润,将淮盐文化本身也作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来开发,与其他资源综合利用,兴许对我们的旅游事业产生意想不到的正效应。